当前位置: 首页 > 传播 > 正文

“非遗+科技”!来黄埔体验广绣元宇宙AR艺术吧

来源:大洋网 时间:2023-08-18 02:37:49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在浪漫美好的七夕节将临之际,今年的广州市黄埔区乞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。民间学者、市民朋友齐聚古色古香的幸福里,醒狮表演、葫芦丝表演、粤剧表演、太极功夫扇……在文冲幸福里牌坊下,喝彩声此起彼伏。一旁的文炳陆公祠内人流熙攘,市民朋友在乞巧非遗代表传承人的讲解下,共赏一幅幅风格迥异、精彩纷呈的“乞巧”画卷。

七夕节由中原传入,历史悠久,广州地区由传统的“拜七夕”,逐渐演化为“摆七夕”,在黄埔区则称为“摆七娘”,并有“摆大七娘”与“摆细七娘”之分。黄埔乞巧风俗经长期挖掘、传承、发展、提高,以独特的表现形式、精湛的技艺而闻名,具有贡案规模大、参与人数多、作品精巧、题材广泛等特点。

20世纪80年代末,历史悠久的黄埔乞巧在各家族长老的支持下,开始按姓氏在各自的祠堂“摆七娘”。时至今日,黄埔乞巧已形成以祠堂为主要载体的独特乞巧文化,并通过“进校园、进社区”等各种方式逐渐传播出去。

目前,黄埔区有近300名醉心于乞巧的“巧婆婆”“巧妈妈”“巧女儿”。她们心灵手巧,能编善织,能描善绣,潜心创新,巧作精品不断涌现,多次获得国家、省、市各级各类奖项,为黄埔区民间艺术的发展作出极大贡献,也为黄埔区争得了荣誉。

为更好地保护、传承乞巧传统民俗文化,鼓励创作更多优秀的乞巧作品,黄埔民协致力于把乞巧技艺、广绣技艺等非遗项目,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。同时,结合黄埔区、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众多的优势,大胆探索“非遗+科技”的新业态模式,力求以科技赋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、以优秀传统文化赋能科技发展,实现双向赋能,更好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精髓,开辟黄埔特色的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之路。

今年黄埔民协创新开展了“广绣+科技”的工作,通过遇见广绣、遇见岭南文化的“高级美”项目建设,构建广绣元宇宙AR艺术项目、数字藏品、广绣研学等三大板块,以科技赋能传统民间文化发展,打造AR实景剧本游,利用 AR 技术搭建广绣文化元宇宙,提升非遗文化的趣味性和互动性。

在乞巧交流活动期间,群众可亲临现场,在游览幸福里的同时,沉浸式开启一场探索岭南文化的旅程,体验元宇宙AR技术与传统文化合体产生的不同凡响的效果。只需使用手机识别绣品,元宇宙AR技术就会带领观众进入另一个世界。屏幕外,是平静美好的绣品大作。屏幕内,是花动、是鱼动、是鸟动,让原本栩栩如生却只凝固定格在画框内的生灵绽放出活力。

“像广绣这种慢工出细活的作品,有了科技加持,让非遗传承活了起来,年轻人会更感兴趣,对推广非遗传承也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。”黄埔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李卓熹表示。

文/广州日报·新花城记者 何瑞琪 通讯员 郑嘉俊、许东瑾

图/广州日报·新花城记者 杨耀烨
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