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7月11日到8月19日
今年长达40天的三伏天终于结束了
(资料图)
今天是出伏后的第一天
回顾今年的三伏天
高温日数较多的区域集中在
新疆南部、四川盆地、江南、华南等地
未来几天
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暑热渐消
东北、西北多地早晚时段秋意渐显
华北等地的湿度下降
闷热感将逐渐缓解
但在南方
尤其是江南等地湿热天气仍将持续
部分地区仍有高温串场
公众仍需注意防暑
今天全省最高气温35.2℃(高淳、扬州)
中午前后户外还是挺热的
最近午后多发分散性雷阵雨
小伙伴们还是要注意防范
今天夜间到22日
全省自北向南有一次明显降水过程
且可能伴有短时强降水
和雷暴大风等对流性天气
气温波动不大
无明显高温天气
一起来看全省具体预报↓
8月20日20时至8月21日20时:全省多云转阴有阵雨或雷雨,其中沿淮和淮北地区雨量中等,局部大雨。最高温度:全省31~33℃;最低温度:全省25~26℃。全省偏东风转偏南风,风力都是4级左右。
8月21日20时至8月22日20时:全省阴有阵雨或雷雨,其中沿江和苏南地区雨量中等,局部大雨。最高温度:全省32℃左右;最低温度:本省西北部地区23~25℃,沿江和苏南地区25~26℃。全省偏东风转偏南风,风力都是4级左右。
8月22日20时至8月23日20时:淮河以南地区阴有阵雨或雷雨,其中本省东南部雨量中等,其他地区多云。最高温度:本省西北部地区33℃左右,本省东南部地区30℃左右,其他地区28~29℃;最低温度:本省东南部地区25~26℃,其他地区22~24℃。全省偏西风转偏东风,风力都是4级左右。
出伏之后
气候逐渐干燥
气温波动较大、昼夜温差加大
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疾病
疾控部门提醒
这6种疾病喜欢“秋后算账”
1
消化性溃疡
秋凉的刺激会使胃溃疡、慢性胃炎等胃病复发。气候转凉,人的食欲旺盛,胃肠负担加重,也容易出现消化道疾病。
建议
避免着凉,尤其要防止疲劳后着凉。少吃寒凉食品,适当加强体育锻炼,改善胃肠道血液循环,有助减少发病机会。
2
胆石症
苦夏之后,人们的食欲开始恢复,胃口变好后易暴饮暴食,往往会诱发胆石症加重。
建议
切忌暴饮暴食,特别是有胆石症等胆囊疾病患者。
3
痔疮
夏秋交替,气候干燥,早晚温差大,寒冷刺激使体表血管弹性降低,周围阻力增加,引起小动脉收缩、血压升高,腹部血流速度减慢,下肢静脉血液不能回流,导致血液淤积,易形成痔疮。
再加上食欲大开,往往容易引起便秘或腹泻,导致痔疮复发。
建议
避免久坐,多运动,少吃辛辣食物。
4
哮喘
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的老年人和儿童,气道防御功能较差,易受温差影响,诱发哮喘。
此外,秋季空气中花粉、螨虫、霉菌等过敏原猛增,有哮喘病史的人容易复发。
建议
在医生指导下及时用药;多吃些润燥、清肺的食物,如百合、梨等。
5
心脑血管病
冷天会刺激心脑血管收缩,如果患者本身存在高危因素,特别是脑血管狭窄供血不足等,会加剧脑组织缺血,出现脑卒中复发或加重。
建议
季节交替时调整生活习惯,注意添衣,注射流感疫苗等。
6
骨关节病
初秋季节,老寒腿、膝关节炎、腰背痛、风湿病等疾病进入高发期。不少年轻人即便秋风瑟瑟,仍喜欢穿短裙、短裤,这时骨科疾病可能悄然找上门。
此外,运动后出了汗不及时擦,也容易受风寒,导致骨关节病加重。
建议
及时添加衣物,平时洗东西时水温要适宜,别太凉。
城市天气
综合|江苏气象 无锡发布
来源:江苏新闻